据《西藏公路交通史》记载,早在1961年,有关方面就曾对墨脱公路进行前期勘测,但无功而返。随后的1965年,筑路大军试图沿帕隆藏布江、雅鲁藏布江修筑通往墨脱的公路,最后因“修了8公里、花了80万元、死了8个人”而停工。
当张智勇随着人群庆祝墨脱公路通车时,在几十公里外的波密县城,有一个人悄悄来到了烈士陵园。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一条连接波密县和墨脱县的简易公路粗通,但很快就被雨季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严重损毁,最终成了“马行道”。旦增江措用多年积蓄买了一匹马和一头骡子,他终于卸下藤筐、背上酒壶,成为马帮的一员。
爸爸,您修的路我来守
(编辑:彭凤平)墨脱公路的建设并未止息。到2003年,部分路段实现了季节性通车。随着道路的延展,脑子灵活且愿意吃苦的旦增江措买车拉货、搞客运、运建材,后来开了个砂厂,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
1977年12月8日,筑路工人张安国开着推土机、拉着雪橇,为墨脱公路运送筑路物资。行至嘎隆拉盘山路第八道弯时,一场雪崩夺去了他的生命。
今天,脚板上的墨脱已变成车轮上的墨脱。
在这短短117公里路上,究竟有多少像张安国这样的筑路人牺牲?由于时间久远、记录不详,已经不得而知。
张建现已离开维护墨脱公路的一线岗位,但一有机会就要走一走墨脱公路。在途经那第八道弯时,他仍旧下车,点上一支烟,插在雪地上。
2014年7月,43处塌方;2015年8月,9处泥石流;2016年4月,7处较大泥石流;2017年3月,10余起雪崩……张建带领3个工区90余名养护工人战天斗地,把墨脱公路的年通行时间稳定在10个月以上。
漫长的岁月里,墨脱的路只有踩出来的羊肠小道、简易的溜索以及木桥藤桥。当地所需生活物资和建筑材料,只能靠人背马驮,翻越嘎隆拉、多雄拉两座雪山运进来。很多东西因而贵得吓人,水泥论斤卖,盐巴还带着马汗味。
每次往返的十几天都是生死险途:人行古道要穿过热带雨林和皑皑雪山,窄处仅容一人行,绝壁深谷在侧、蚂蟥毒虫横行,朝顶烈日,夜宿深山。
刚开始做背夫时,旦增江措只有一双鞋,仅在翻雪山时才拿出来穿。“现在我喜欢网购鞋子,穿着新鞋子觉得特别有安全感。”旦增江措说。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为早日打开“墨脱之门”,张智勇在与时间赛跑。因为就在隧道修建过程中,仍有人在翻山时丢了性命——
俯瞰嘎隆拉隧道(上)墨脱县一侧的墨脱公路(4月1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一条路,筑成了一个传奇。
45岁的门巴族汉子旦增江措,自幼家境贫寒,12岁开始做“背夫”,和大人们翻越多雄拉雪山,到附近的米林县派镇换取必需生活物资。
2013年2月,张智勇和田亚琴的儿子张秉墨出生。张智勇说,“秉墨”,意为“秉承墨脱公路精神”。
2009年7月,迷失传奇SF发布网,田亚琴带着洁白的婚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嘎隆拉隧道项目部探望张智勇。在嘎隆拉雪山见证下,二人终于结为夫妻。
这是多雄拉山间,从墨脱县到米林县派镇的马帮故道(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锦帅 摄
新郎张智勇和新娘田亚琴相拥在雪山下的嘎隆拉隧道工程项目部(2009年7月21日摄)。新华社发
[字号:]
据墨脱公路勘察设计方、中交集团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经理何先志介绍,墨脱公路上密集分布有各类地质病害425处,平均每公里3.6处,这117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公路地质病害博物馆”。
1983年,17岁的张建无奈辍学,开始工作养家。多年后,张建终于有机会重返校园,相继接受中专和大专教育,成长为一名路桥工程师。
旦增江措在茶园采茶(4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