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我所看的68部边缘艺术节作品中,其多样性堪称极致。Dance Base的舞台上, 83岁高龄的女舞者和另外三位男舞者一起演出《李尔王》,天才演员崔格维(Trygve)和他只有一岁零一个月的儿子同台演出《Trygve VS. A Baby》,而那个小宝宝绝对是全场的最大亮点。在剧场里,我参加了一个“婚礼”——《也许,也许,也许》,为那个怀着一颗恨嫁心的胖姑娘欢笑落泪;我也在剧场里参加了一个“葬礼”——《唯一亮色》,在“葬礼”上,我吃了、喝了、笑了,最后哭了,还真心诚意地和全场观众一起走出剧场,加入护送灵柩的队伍,送那位来自贝尔法斯特的女主人公一程。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如果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在挑选作品时追求的是一种高度,那爱丁堡边缘艺术节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最大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多样性”与“多元化”才是这个自由参加的艺术节最重要的特点。
爱丁堡边缘艺术节(Fringe)可以自由前往,但登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舞台,则意味着被选中的这部作品真正被纳入国际主流视野,这个受邀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巨大的荣誉与认可。而故意混淆概念、声称自己或自己的作品“被邀请”的那些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基本都是借在边缘艺术节演出而谎称受“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邀请。
尽管每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都会为观众带来一些极高水准的戏剧类作品,但在我看来,今年的《俄瑞斯忒亚——迷失传奇页游私服》可以算是近年来国际艺术节舞台上顶尖作品之一。这部距离我们2500年之久的古希腊悲剧,被苏格兰公民剧院以完全现代化的表演方式、语言和我们所能理解的当代生活关系,展现在舞台上。
和一般舞台上由人完成的表演艺术作品不同,《飞翔》是一个全新的演出类型,它由许多格取景框式的立体装置、微缩景观模型和小手伴构成,所有的小格和立体景观被镶嵌在一个缓慢转动的大轴上,每个观众戴着耳机坐在属于自己的全黑小格间里。随着故事的推进,眼前的小格灯光亮起,立体动画一帧一帧地移动、延续,耳机中传来的对话和音效与眼前的画面结合起来,加上观众自行脑补的动作与场景,构成一个立体而鲜活的故事。《飞翔》讲述的是两个阿富汗少年,在战火中两人的父母身亡,他们试图逃离,从喀布尔、伊斯坦布尔、雅典、罗马到巴黎,最后到达伦敦,其间经历了许多惊险而又动人的历程。绘本式的故事风和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手伴和微缩景观模型的创造性运用,该剧的这一次世界首演,又为表演艺术领域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今年虽然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70周年“大庆”,但总的体量仍与以前相似,构成板块也仍以歌剧、戏剧、舞蹈、音乐等为主,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2020名艺术家参与。唯一新增的一个纪念板块是“47精神”(纪念艺术节诞生于1947年),邀请了来自英国、美国、乌克兰、黎巴嫩、古巴、中国、巴勒斯坦、智利、阿根廷、叙利亚、葡萄牙、德国、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艺术家和编剧,进行为期11天的演出和讨论,展望艺术和艺术节如何继续成为一个希望的灯塔、如何起到弥合裂痕的作用。毕业于南京大学、现在在纽约学习和工作的中国青年编剧朱宜是参与者之一。
创立于1947年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和爱丁堡边缘艺术节(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今年8月双双迎来70周年华诞。这两个开创了二战之后世界表演艺术新版图的重大艺术节日,不仅牢牢占据欧洲乃至全世界表演艺术领域的高地,同时也深远地影响了当代表演艺术的发展方向和产业路径。
在国际艺术节的剧目中,我看了7部,分别是歌剧《唐璜》、《麦克白》和《波希米亚人》,戏剧《犀牛》、《清晨遇见你》、《飞翔》和《俄瑞斯忒亚——迷失传奇页游私服》,以及荷兰舞蹈剧场的一部作品。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全新形态的装置演出《飞翔》和由古希腊经典悲剧改编而来的《俄瑞斯忒亚——迷失传奇页游私服》。
这些年来,不断看到一些国内媒体发布的通稿,宣称某个作品受“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之邀,新开迷失传奇私服,赴爱丁堡演出云云,这些通稿的来源,既包括某些国有剧团或导演工作室,还有某市某小学某省某少儿艺术团,但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都是在“扯”。
如果说这一版本中的前两部“阿伽门农归来”和“奠酒人(在这一版本中被更名为‘树枝断了’)”是对古希腊悲剧《俄瑞斯忒亚》的现代化呈现,那第三部“复仇之神”则是完全颠覆性的改编,在这一版本中被更名为“厄勒克特拉和她的影子”(“厄勒克特拉”同时有“恋父情结”的意思),古典悲剧中的对质和审判转化为现代心理诊所里的问诊和民主投票的混乱场面。
《李尔王》
爱丁堡边缘艺术节
原题:爱丁堡艺术节历久弥新70年
可以说,每年8月的爱丁堡,就是一片艺术的海洋,你只有深深地潜入海底,才能领略它的无限风光与奥妙。今年是我连续第六年到爱丁堡观看艺术节,15天当中看了75部戏,也受邀参加了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和爱丁堡边缘艺术节组委会(Edinburgh Fringe Art Industry)组织的多项活动,得以更深入地对艺术节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学习。在逐年累积中,我一方面慨叹于这两个共同构成“爱丁堡艺术节”主板块的艺术节内容之丰富多样、其中优秀作品的艺术高度,另一方面更折服于其庞大复杂的运作机制和无数精巧高效的细节。
即便充满多样性与娱乐元素的边缘艺术节,也不乏大量由经典IP衍生而来的新创之作。艺术节期间,我看了四部与麦克白有关的改编,其中既有国际艺术节重枪重炮的歌剧版,更有边缘艺术节中英国纸电影剧团用手工制作的现场电影《麦克白》,有用舞蹈方式展现的男版《麦克白夫人》,还有历史大串讲的讲故事版《这是匕首吗?麦克白的故事》,我最喜欢的也是这个把莎士比亚和历史事实对照穿插着讲述的版本,告诉大家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莎士比亚的创作,不仅让现场的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也让我对这个历史人物生出了更多的探究愿望。
近30年来,真正受到爱丁堡国际艺术节邀请前去参加演出的中国内地的表演团体少之又少,戏剧类的是2013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林兆华导演的《大将军寇流兰》,2015年天津人艺与苏格兰国家剧院、格拉斯哥Vox Motus剧团联合出品的《龙》(外方演出版);戏曲舞蹈类的仅有2011年上海京剧院的《王子复仇记》(根据《哈姆雷特》改编)、中央芭蕾舞团《牡丹亭》、2015年陶身体剧场《重之三》和《重之五》,更早的则是1987年上海昆剧团的《血手印》(根据《麦克白》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