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深度学习系统的识别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工具,但也面临着计算过程不被解释的“黑盒子“问题。这种模式以端到端的方式呈现出计算结果,但是输入和输出的实际决策过程,人们却看不到,也不一定能够直观理解。
翻开Drive.ai官网能够看到,创始团队成员来自全球各地,有美裔、印度裔、拉丁裔各种肤色,这也说明了Drive.ai自身的全球化定位。
八位核心创始成员都是吴恩达的学生
据了解,Drive.ai于去年4月份拿到了美国加州的无人驾驶路测牌照,目前该公司已经投入了尼桑、奥迪和福特三个平台的车型在进行路测。
Drive.ai的传感器配置使用了9个高清摄像头、2个毫米波雷达、6个Velodyne VLP16激光雷达,这套成本看起来可能不便宜,但王弢告诉钛媒体,这只是出于数据收集需要做的“更全面”的考虑,当实际应用的时候,根据不同场景,还会不同程度的成本缩减空间。
“Drive.ai 是多个传感器融合之后建立的模型。例如雨夜的场景,摄像头可能受到的限制比较多,但是激光雷达受到的影响可能就会小一些,而毫米波雷达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小。”
李宏玮表示,她在很早的时候就看过被通用公司收入麾下的Cruise团队,而且也把硅谷的自动驾驶创业项目都看过一遍,于6个月前开始接触Drive.ai,做尽职调查,正是因为她看到,Drive.ai在技术上更加成熟,,它的方案离商业化也更近一些。
业内之所以称这家团队有华人背景,关键人物之一正是本文中接受采访的王弢,他出生于中国江苏无锡,在新加坡念完高中和本科,之后进入斯坦福大学。
王弢也对行业以“测试里程论英雄”的现象发表了看法, 他认为自动驾驶的瓶颈并不在于测试里程有多少,而是有没有足够丰富的数据类型和环境信息,以及对数据的高效率保存和标注。
关于中国团队,Dirve.ai 联合创始人王弢表示,中国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在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方便也十分积极,肯定会在中国进行深耕布局,但具体的策略和时间表会在合适的时机透露。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告诉钛媒体,
王弢介绍了他们目前的数据利用有三大特点:
这也是大部分技术厂商选择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做感知的原因,因为一旦系统发生了故障或者错误,能够弄清楚原因何在。
而且,深度学习的“黑盒子”问题是一个行业性问题,学界也都在积极围绕这个命题进行讨论,Drive.ai也在联合学界和产业界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纪源资本的李宏玮也对钛媒体表示,如果Drive.ai要走向中国市场,他们会提供中国本土市场需求以及政府支持等方面的资源。
深度学习和冗余设计
“它(Drive.ai)选择的场景是可以标准化的,在这个场景里面再优化技术难点,会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所有场景里面难度最大的是城市无人驾驶,而短期内我觉得能够起来更快的,会是专用市场。”
在应用领域上,Drive.ai要做的是应用于有限地理环境内的全栈式技术供应商。全栈式是说,这套自动驾驶方案不仅包括车辆的无人驾驶系统,还包括车辆与行人、车辆与车辆间的交互系统。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Drive.ai目前的团队规模在70人左右,公司定位是一个全栈式的技术供应商,利用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供SAE(美国汽车工程学会)L4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系统方案。
而有限的地理环境则包括商业中心、封闭园区,以及共享出行等。这也是目前自动驾驶初创团队都在考虑的方向,因为大规模的乘用车消费市场对于车规级和成本的要求都十分之高,而封闭环境、有限环境下的商业应用领域则门槛相对较低。
在产品方向上,Drive.ai显然也没有走一条需要跟主机厂商“陪跑”的前向开发路线,这需要跟随一辆车型3-5年的开发周期,Drive.ai提供的一个自动驾驶方案的后装套件。“理论上只要有协议接口,都能用我们的方案实现自动驾驶。”王弢说。
“据我所了解,行业内的一些团队标注一个小时的数据大概需要800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半自动化系统的标注效率可以提高十几倍。”王弢告诉钛媒体。
有限地理环境内的全栈式技术供应商